品牌:进口报关
起订:1
供应:1
发货:3天内
保税备货模式的核心优势是 “国内发货、时效快”,但前期准备环节多,需重点关注保税仓管理与商品备案合规。
(一)前期准备:备案与保税仓入驻
企业与平台备案
跨境电商平台(如天猫国际、京东全球购)需向海关总署提交 “平台资质备案”,提供 ICP 经营许可证、海外商家审核制度、消费者权益保障方案,备案通过后获取 “平台代码”;
跨境电商企业(含电商、物流、支付企业)需通过 “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” 完成备案,提交营业执照、业务范围说明,物流企业还需提供《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》,支付企业需提供《支付业务许可证》;
所有备案信息需与实际经营主体一致,若企业地址、法人发生变更,需在 30 日内更新备案,否则将影响清关权限。
商品备案与保税仓入驻
每款进口商品需在单一窗口完成 “商品备案”,提交商品名称、HS 编码、规格型号、原产地、保质期、中文标签样张等资料,若商品为化妆品,还需提供《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凭证》;
企业需与海关监管的保税仓运营方签订入驻协议,明确 “库存管理责任”,例如保税仓需对商品 “单独存储、账实相符”,定期向海关提交库存报表,禁止与非保税商品混放;
商品运抵保税仓前,需提前向海关申报 “进境货物备案清单”,注明商品备案号、保税仓代码,海关审核通过后,商品方可入仓。
(二)清关流程:从订单下达到货物放行
订单生成与 “三单推送”
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并完成支付后,平台需在 1 小时内将 “三单信息” 推送至海关系统,实现 “三单合一”:
订单信息:含订单号、消费者身份证号(用于验证年度限额)、商品名称、数量、金额、保税仓代码;
支付信息:含支付单号、支付金额、支付时间,需与订单金额一致,若存在优惠券抵扣,需注明 “优惠金额及原因”;
物流信息:含物流单号、保税仓出库信息、收件人地址,物流单号需与国内快递企业(如顺丰、京东物流)系统对接,确保轨迹可查。
若 “三单” 数据存在差异(如订单金额 1000 元,支付金额 900 元且未注明优惠),海关将自动退单,需重新推送正确数据。
海关审核与税费计算
海关实时校验 “三单” 一致性,同时核查消费者年度交易限额:若消费者年度累计金额已超 26000 元,订单将被拦截,需提示消费者转为一般贸易进口;
税费计算适用 “跨境电商综合税”,公式为:综合税 =(关税 + 增值税 + 消费税)× 70%,其中关税税率暂设为 0%,增值税与消费税按法定税率计算(如化妆品增值税 13%、消费税 15%,综合税 =(0+13%+15%)×70%=19.6%);
税费由电商企业代缴,消费者下单时支付的 “含税价” 已包含综合税,企业需在清关后向海关申请《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》,用于后续进项抵扣。
保税仓出库与放行
海关审核通过并扣税后,向保税仓发送 “出库指令”,保税仓按订单拣货、打包,粘贴 “跨境电商专用面单”(含订单号、海关监管码);
国内快递企业到保税仓提货,需向海关提交 “运输申报单”,注明物流单号与货物信息,海关核验无误后放行,商品由国内快递配送至消费者。
(三)合规风险与规避策略
保税仓账实不符风险
常见问题:商品入库时数量统计错误、出库时漏扫监管码导致库存差异;
规避策略:采用 “一物一码” 管理,商品入库时粘贴唯一监管码,出库时扫码核验,每日核对系统库存与实际库存,差异超 0.5% 需立即向海关报备。
商品超清单或超限风险
常见问题:将未列入 “正面清单” 的商品(如进口保健品)按保税备货模式清关,或消费者订单金额超 5000 元;
规避策略:在平台下单页面设置 “清单校验” 与 “限额提醒”,超清单商品自动下架,接近年度限额时提示消费者,避免生成无效订单。
有报关,清关,代理,退运,业务可以咨询我们13684927287